当年内地引进最成功的8部译制片, 全看过的就暴露年龄了
萨拉热窝,今天波黑的首都,二战时期的南斯拉夫抵抗法西斯的缩影,可惜南斯拉夫已经解体,那个白鸽飞过广场的镜头,是我儿时最深刻的回忆之一,每一步都是死路,但瓦尔特总能把它走成活路。经典的敌后斗争电影,这种译制片就得看老配音版才够味,《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表现了二战
萨拉热窝,今天波黑的首都,二战时期的南斯拉夫抵抗法西斯的缩影,可惜南斯拉夫已经解体,那个白鸽飞过广场的镜头,是我儿时最深刻的回忆之一,每一步都是死路,但瓦尔特总能把它走成活路。经典的敌后斗争电影,这种译制片就得看老配音版才够味,《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表现了二战
回想上世纪七十年代,中国部队里看电影这事儿,算得上士兵们少有的放松时候,但整个过程从头到尾都讲究纪律性。部队生活本来就以服从命令为核心,看电影也得当成集体任务来执行。那时候,电影放映多由军区电影组负责,他们先通过通信站总机通知各单位。总机接到消息后,转达给营部
《南方铁路之战》是1978年上映的南斯拉夫剧情片,影片改编自真实历史,讲述了1941年南斯拉夫游击队破坏作为德军补给线的“南方铁路”的故事。片中游击队员在雪山峡谷里切断“死亡运输线”等情节,都是对历史上真实战斗的艺术呈现。
南斯拉夫老电影《黑名单上的人》有着丰富的拍摄及译制幕后故事,1974年,为纪念贝尔格莱德解放30周年,南斯拉夫贝尔格莱德电视台拍摄了《黑名单上的人》。该剧根据德拉甘·马尔科维奇的小说《注销》改编,许多故事基于南斯拉夫解放战争时期的真实事件。
2023年的奥本海默上映后,观众们对于曾经在冷战中起着决定性地位的原子弹有了一次崭新的认识。片中为观众讲述的故事其核心在于原子弹试验成功了,原子弹实战也成功了,然而对于奥本海默本人来说,这一切却失败了。因此,在成功与失败之间,奥本海默经历了人生当中的一次价值观
《桥》是1969年南斯拉夫拍摄的战争片,讲述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南斯拉夫游击队为炸毁德军撤退途中一座必经的桥梁,与德军斗智斗勇、顽强作战的故事。
这部电影,把1941到1995年南斯拉夫那段复杂历史,用一种超荒诞狂欢的方式给讲出来了。
直到今天,很多老一辈人提起这部电影,依然能滔滔不绝地说上半天。这部电影是怎么拍出来的?它为什么能在物资匮乏、文化生活单调的70年代中国火得一塌糊涂?
片名Чувари формуле / Chain Reaction / Guardians of the Formula / Čuvari formule (2023),别名配方的守护者 /联核反应。
南斯拉夫成立于1929年10月3日,存在了约63年。其历史经历了多次政治变动,包括二战后的社会主义时期和冷战结束后的解体。
南斯拉夫,一个曾矗立于巴尔干半岛的复杂共同体,由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马其顿(现北马其顿)以及黑山等多个民族和文化交织而成。
《地下》:由埃米尔·库斯图里卡执导,影片通过三位主角混乱的情感和生活,展现南斯拉夫从建立联邦国家到解体的历史变迁,其中包含一些大尺度的情节 。
《桥》是1969年由南斯拉夫波斯纳电影制片厂出品的一部战争影片。由哈·克尔瓦瓦茨执导,斯·佩洛维奇、韦利米尔·巴塔·日沃伊诺维奇、伊·加洛等人主演。讲述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南斯拉夫游击队为炸毁德军撤退途中一座必经的桥梁,与德军斗智斗勇、顽强作战的故事。